[Movie][風暴]劉德華X林家棟 人生斑馬線


2013-11-29

(晴報)

訪問劉德華,不簡單,因為難寫,正如他所言,大家幾乎當他是完人。《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》中,他是獲獎最多的香港歌手;三屆金像影帝、兩屆金馬影帝,履歷厚到不知從何寫起。多得電影《風暴》,他和林家棟傳不和,故事就由這裏切入。

 

劉德華:「中國人說三歲定八十,孔融讓梨,小時候懂得禮讓,長大就懂得做好人。」

 

林家棟:「當人長大了,你有機會又有能力的,去試囉,一向都是這樣。」

林家棟和劉德華結束12年賓主關係,坊間傳聞是因為家棟在《風暴》的戲份由主角變成配角,他心淡離去。家棟在新片是否有發揮空間,真的要進戲院才知道,不過單憑華仔訪問當天一句玩笑話:「你們先問他(家棟)啦,讓他先講,不然又會傳我不讓他做男主角。」就足以證明兄弟情不變。

在《風暴》和家棟飾舊朋友,華仔說他做警察的原則是無論是誰,只要犯法他就捉人。

再聽聽家棟的個人剖白:「不是個個都願意花十幾年在同一間公司,是因為你見到老闆、公司文化,讓你有得著,並非用錢可以衡量。在這12年相處中,我見到他的待人處事,很欣賞他看事情的角度很闊。」

灰色地帶

公道一點,在電影宣傳稿中,的確寫明「劉德華、林家棟主演的《風暴》」,並沒有主次之分。兩人在戲中是小時候就認識的朋友,曾一起練柔道;長大後,一個成為警察,一個成為古惑仔。華仔形容家棟演的是一個自卑角色,「我們一起長大,照理應該一樣是做警察,但每個人的際遇不同,所以他自卑,漸漸形成一個很奇怪的價值觀,會自己騙自己。」家棟補充:「我在戲中是這樣的:幫人打劫,別人拿槍,我沒碰過,所以我沒犯法;犯人逃走,我只是設計路線,所以也不關我的事。」

 

在戲中,為追捕悍匪,不惜用車撞向對方,之後更冒險吊掛車外,務求將對方繩之於法。

相對於不斷挑戰法律灰色地帶的家棟,華仔飾演的高級督察呂明哲,明顯過於黑白分明,他相信法律,自以為公義,最終卻用犯法手段將匪徒繩之於法。「這部戲其實很人性化,所以我整天都用斑馬線做例子,斑馬線是黑白的,面對黑白,就算沒有紅綠燈,你會選擇停下還是繼續向前?有個阿婆紅燈時過馬路,你是不是要撞她呢?」華仔續稱:「很多規矩我們都明白,人性底下,我們亦不會去做壞事,問題是有時被迫得太盡。就算我劉德華,大家幾乎覺得我是完人,我一樣可以打人,一樣會講粗口,一樣會做出一些自己想不到的事,只是不知道甚麼時候。」

隨遇而安

人選擇走甚麼路,究竟是命運還是性格決定?電影可以有Take 2,現實人生卻未必有,家棟2001年在無線拍完最後一齣電視劇《酒是故鄉醇》,毅然離開公仔箱,走進大銀幕,十多年來演過無數電影,不過多數做配角,是名副其實的「主角變配角」。這一點,他反而看得很輕,「從來都是時機問題,很多事都是講求時間、人物、地點配合,例如做《打擂台》監製,剛好有這個故事,又有機會,他(華仔)又願意讓我試,每件事都是當你有能力做到時便做好它。」

華仔就認同性格決定人的一生,他形容自己是一個隨遇而安的人,「和我共事過的人都會知道,我不懂得硬性堅持一件事,我會選擇將道理講出來,如果對方不明白就算了,幸運的是,至今得出的結果大部分是好的。」

他說,誠如他對香港電影或者做慈善工作,都是有能力時做多一些,沒能力時做少一點,不過做人最重要清楚自己的身份,「例如做記者,訪問就是要深入去找答案;我的身份是藝人,當然是避開一些我不想講的事。」久聞華仔為人面面俱到,不能不信,就如今次在《風暴》身兼出品人、監製和演員,在片場他隨時分得清楚甚麼時候應該做甚麼事。

多謝劉德華

各大電影頒獎禮上,很多時候會聽到一句「多謝劉德華!」奇怪是有時他的名字根本沒出現在有關得獎電影中,為何多謝他?這天終於知道答案。「大約1999、2000年,香港電影集中在一些女性電影上,如《孤男寡女》、《瘦身男女》等,我就想,香港的主流男性電影,有沒有辦法重現呢?於是我創造了《阿虎》、《全職殺手》,再到《無間道》,其實是三部曲,完成後出現了一個新風貌,不過近十年,好像每一部戲要成功,就要像《無間道》,所以約2010年我又開始構想新方向。」

 

剛過去的金馬獎台下,華仔彎腰扶老奶奶下樓梯,感動逾萬網友,被封「華神」。

 華仔說,正好這時候遇到投資人江志強,「我告訴他,我想講警匪,重新創造一個三部曲,於是出現了《大追捕》、《寒戰》和《風暴》,第一部我沒參演,第二部大家都知,正好家有喜事,只能客串,所以我不是單獨地遇到一件事就去做,整個計劃是有關聯的。」

來源: http://lifestyle.etnet.com.hk/column/index.php/features/specialfeatures/21485


0